原来砸盘的是中国,干得漂亮!这次日本没有砸盘
3. 多元化投资趋势加速
中国近年来不断推进对外投资多元化战略,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加大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力度。这种做法不仅有助于提升资本使用效率,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力支撑。相比之下,过度依赖美债的风险日益凸显,适时调整持仓结构符合国家战略利益。
想想看,持有随时可能有风险的美债,肯定不如持有“一带一路”国家的基础设施资产更有价值,收益更大。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历史峰值出现在2013年11月,规模达到1.3167万亿美元。大家想想看,过去十多年,中国每年数钱亿美元的顺差,到了2024年更是接近万亿美元的顺差,中国的外汇储备并没有增加,持有的美国国债在不断减少,这些钱都去哪了?当然是去投资更有价值的资产了。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和中国较劲的后果是失去中国的投资。
二、英国为何逆势增持?
英国此次增持美债并反超中国成为第二大持有国,看似有些令人费解。但实际上,这正是英国脱欧后试图重新定位自身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角色所做出的选择。
一方面,英镑汇率相对疲软使得英国企业更倾向于以美元计价的资产来对冲本币贬值风险;另一方面,英国希望通过增持美债向美国展示合作意愿,在未来的双边经贸谈判中争取更多筹码。大家也看到了,英国是主要国家中第一个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由此也可以看出英国继续抱紧美国的政治意愿。当然,从过去一段时间里英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出,英国正在试图以“大哥”的身份“重返”欧洲,扮演欧洲的领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