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导弹撕裂停火协议:中东棋盘上的致命一击
二、停火迷雾:美国战略困局与以色列的愤怒
当胡塞导弹撕裂夜空时,更值得玩味的是美军航母的静默。5月15日当天,“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就在红海游弋,却对袭击作壁上观。这种反常姿态,暴露出美国中东政策的深层矛盾。
华盛顿的算盘:止损优先,盟友靠后
5月6日停火协议看似突兀,实为美国无奈之举。自2023年10月巴以冲突升级以来,美军对胡塞武装发动267次空袭,却未能阻止其红海封锁和导弹攻势。更讽刺的是,胡塞在停火前6周内竟击落7架美军“死神”无人机,总价值超2亿美元!特朗普政府终于意识到:与其在也门泥潭越陷越深,不如暂避锋芒。但这份“止损协议”代价高昂——不仅牺牲以色列利益,更让美国在中东的威慑力荡然无存。
特拉维夫的怒火:被出卖的盟友
以色列总理府5月15日声明充满悲愤:“我们绝不会把安全寄托于他国。”
这种罕见措辞,直指美国背信弃义。须知,5月4日胡塞首次袭击机场后,以色列本欲发动大规模报复,却因美国紧急叫停而作罢。如今停火协议反成胡塞的“护身符”,内塔尼亚胡政权怎能不震怒?更致命的是,胡塞武装已宣布对以色列实施“全面空中封锁”,威胁击落所有入境航班。这种非国家行为体对主权国家的“制空权”挑战,堪称现代战争史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