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唯一航母也要报废,俄专家疾呼:向东大求助
二、 去留两难:拆掉的不只是钢铁,更是大国的脊梁?
“库舰”的去留,在俄罗斯内部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堪称一场关于国家身份认同和军事战略未来的灵魂拷问。
“拆派”的务实论: 这派人看得透彻。“库舰”已是风烛残年,船体老化严重,动力系统不可靠,设计理念落后于时代。继续投入巨资维修改造,性价比极低,甚至可能“修旧不如建新”(虽然建新也遥遥无期)。更重要的是,未来战争形态在加速演变,无人机、无人艇等智能化、无人化平台日益重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发展这些新质作战力量,比供养一艘老旧的“面子工程”更符合实际需求。俄乌战场上黑海舰队的惨重损失(损失近三分之一舰艇),更是用血淋淋的事实证明,老旧水面舰艇在现代精确打击武器面前有多脆弱。长痛不如短痛,拆了省心省钱。
“留派”的荣耀殇: 然而,“拆派”的理性,难敌“留派”心中那份沉甸甸的历史包袱和民族情感。“库舰”是什么?它不仅仅是一艘6万吨的钢铁巨舰!它是苏联红海军全球争霸雄心的最后遗产!是俄罗斯作为传统海上强国的象征!是那位二战海军英雄库兹涅佐夫元帅的荣耀之名!一旦拆解报废,俄罗斯海军将从一支理论上“能去地中海、大西洋巡航”的远洋海军,彻底退化成只能在波罗的海、黑海等“家门口”活动的“区域海军”。联合国五常大国中唯一没有航母的国家或地区? 这顶帽子,对于心高气傲、以大国自居的俄罗斯而言,无异于“自废武功”,在心理上是难以承受之重。俄军事专家克拉姆尼克就强调:现代海军离不开航空支持,没有航母,就只能依赖岸基航空兵,作战范围和灵活性大打折扣。因此,“库舰”必须被另一艘航母取代。更有观点直指克里姆林宫主人的“面子”问题——在其任内让俄海军彻底失去航母?这恐怕是难以接受的结局。
这场争论的核心,是“现实的窘迫”与“帝国的幻影”之间的激烈碰撞。拆掉“库舰”,省下的是真金白银,打碎的却是那面早已锈迹斑斑却仍被高高举起的大国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