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核潜艇神秘失联,俄罗斯GPS干扰背后战略博弈
波兰格丁尼亚海事大学的研究团队精准锁定干扰源:加里宁格勒中部的奥库涅沃天线站和波罗的斯克军港。通过三角定位法,误差控制在1公里范围内。卫星图像清晰显示,那里部署着俄军“摩尔曼斯克-BN”电子战系统——32米高的天线阵列能覆盖半径5000-8000公里的区域。
干扰技术已从初期的简单信号压制,升级为更危险的定位欺骗。德国导航专家拉尔夫·齐博尔德揭示技术本质:“压制只需用更强无线电波覆盖卫星微弱信号,欺骗则是伪造定位数据误导接收器。”技术门槛之低与战略效果之高形成讽刺对比。
这不是俄罗斯首次挑战美国导航霸权。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副总理罗戈津即宣布禁用境内GPS地面站的军事功能,直言要“让美国核导弹失去精确打击能力”。如今远东港口的GPS失效事件,正是这种战略的延伸。
03 战略迷雾:潜艇失联与GPS干扰的潜在关联
勘察加半岛的潜艇危机与远东GPS干扰在时间与空间上形成微妙重叠。失联潜艇最后已知位置距俄罗斯维柳钦斯克核潜艇基地仅80海里,而160海里外正是海底地震震中7。这种地理关联引发诸多猜想。
更值得玩味的是时间节点:潜艇失联恰逢中俄“海上联合-2025”军演前夕。美军潜艇被指意图监视此次演习,却在地质灾难中意外折戟1。俄罗斯此时强化电子干扰,既可扰乱潜在侦察活动,又能测试战时导航对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