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湾的炮声:美国变卦,日本惊醒贸易战无盟友
国内政治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美国步步紧逼的关税和“贡金”要求已严重损害日本核心产业利益,经济界反弹声浪高涨;另一方面,根深蒂固的“对美协调”思维和现实安全依赖,又束缚着政府采取更强硬姿态的手脚。这种内外交困,使得日本在对美博弈中瞻前顾后,难以形成坚定统一的战略意志。
安倍经济学所依赖的外部稳定贸易环境,正因美国的反复无常而崩塌。 日本引以为傲的精密制造和高端出口导向型经济模式,在美国掀起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逆流中,显得尤为脆弱。这是一场危及国本的生存危机。
美国对日本关税承诺的悍然变卦,绝非孤立事件。它是特朗普政府“交易式外交”和“极限施压”战术的标准操作流程。其核心逻辑在于:将一切国际承诺视为可随时撕毁的草稿,以反复无常制造混乱和恐惧,迫使对手在压力下不断让渡利益。
“毁约”成瘾的霸权逻辑: 从退出TPP、巴黎协定,到威胁退出WTO、NAFTA(后被USMCA替代),再到撕毁伊朗核协议、对盟友加征钢铝关税……特朗普政府已用实际行动证明,任何国际协议或承诺,在“美国优先”面前都脆弱不堪。此次对日关税变卦,不过是其毁约清单上的最新一条。这种行径严重侵蚀了全球贸易治理体系的根基——规则的可预期性和契约精神。
盟友即“肥羊”: 无论是欧洲的钢铝关税、空客补贴争端,还是对韩国的洗衣机、太阳能电池板关税,再到此次对日本的背信弃义,特朗普政府将传统盟友视为待宰肥羊的态度一以贯之。它利用盟友在安全或其他领域的依赖,作为经济勒索的筹码。“美国优先”的实质,是要求所有盟友和伙伴单方面、无条件地服务于美国利益,否则即施以惩罚。
“分而治之”的离间术: 美国在贸易谈判中惯用双边施压手段,避免多边框架下遭遇联合抵抗。通过对不同盟友采取不同策略、开出不同条件,制造嫌隙和猜忌,阻止它们形成统一战线共同抵制美国霸凌。此次精准打击日本,也有试探其他盟友(如欧盟)反应、瓦解潜在联合阵线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