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战略核潜艇遭“开颅手术”:服役10日机密尽泄
四、补救困局:6个月空窗期,核王牌变“资源黑洞”
技术补救代价高昂
更换“布拉瓦”导弹制导密码、调整声纹参数需耗时至少6个月。此期间,“波扎尔斯基大公”号作战效能不足设计指标30%。
后勤陷入混乱
加吉耶沃基地彻夜灯火通明,卡车频繁运送新通信设备,全体艇员重签保密协议。这艘承载俄罗斯核希望的潜艇,已成吞噬资源的无底洞。
笔者结语:当克里姆林宫对泄密保持沉默,普京下令成立特别调查组时,五角大楼屏幕上正滚动着乌克兰提供的声呐数据。这场由比特和字节主导的战争,让俄罗斯付出比损失十艘坦克更惨痛的代价:再强大的核武器,若失去信息屏障,终将成为漂浮深海的透明靶船。
战争规则已改写:21世纪大国博弈的胜负手,不再是核弹头数量,而是谁能守护数据防火墙。内鬼不除,“北风之神”永远吹不出威慑的寒风;信息失守,钢铁巨兽终成海底博物馆的展品。看官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