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炼油厂被乌新导弹击中,俄防空网竟成摆设?
三、 战场神话破灭:俄军反制与性能局限
战场数据更是无情地戳破了“长海王星”的性能神话。
拦截率飙升: 俄军防空部队在简报中透露,针对类似“长海王星”这样的亚音速目标(其巡航速度使其相对容易被追踪和拦截),拦截率已从年初的约35%大幅提升至72%。 关键升级在于沃罗涅日雷达站,它能提前3分钟预警“长海王星”的发射轨迹,为拦截赢得了宝贵时间。
低空猎杀: “长海王星”引以为傲的超低空飞行(维持在10米高度),恰恰成了它新的死穴。俄军卡-52武装直升机搭载的“产品305”导弹,专精低空猎杀,恰恰能在这个高度层有效实施拦截。 自3月图阿普谢袭击后,俄方宣称已成功拦截至少17枚“长海王星”,其中4枚直接在图阿普谢附近海域坠海。
西方援助变数: 即使是最关键的导航系统,也充满了不确定性。英国虽被指协助开发,但提供的竟是民用级GPS模块。 俄电子战部队在赫尔松前线轻松干扰此类信号,导致多枚“长海王星”在飞行途中就迷失了方向,偏离预定航线。 这种核心部件的受制于人,极大限制了其实战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