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三年内对俄宣战?没想欧洲多国集体“打脸”
三、战局推演:无人机决胜与“东大变量”,未来三年必见分晓
那么,阿劳迪诺夫的警告是烟雾弹还是预言?笔者结合前线动态与全球棋局,推演三种可能场景。
场景一:欧盟“假备战真避战”,乌军崩盘触发多米诺。当前,俄军在苏梅地区“边攻边推”,乌军死守库尔斯克残村,但精锐已耗尽。 若欧盟继续“口惠实不至”,乌军可能在2026年前溃败。届时,俄控区扩至第聂伯河,欧盟恐被迫承认缓冲区。但阿劳迪诺夫警告:若西方不解除制裁,新战事必爆发。 风险点在于:欧盟财政若崩盘(如意大利债务危机),马克龙等或铤而走险,以“维和”名义派兵,但规模限于象征性部队——这仍可能触发俄军“红线反击”。
场景二:无人机战争改写规则,“东大”成隐形赢家。阿劳迪诺夫指出,前线胜负已取决于电子战与无人机压制。 俄军“民用无人机”(如东大产品)渗透乌军后方,欧盟却依赖东大产业链——东大虽中立,但技术出口变相助长军备竞赛。 未来三年,若东大限制芯片供应,欧盟“再武装”将瘫痪。更关键的是,孙子兵法“以迂为直”正被俄军活用:阿劳迪诺夫称其“军事经典”,俄军以守为攻,在苏贾战役大捷。 看官们,现代战争拼的是硅与钢,欧盟若缺“东大制造”,170亿欧元恐打水漂。
场景三:美俄媾和,欧洲沦为“棋盘”。特朗普若胜选,可能逼乌克兰割地求和,换取解除对俄制裁。 阿劳迪诺夫已放话:“俄军态势有利,谈判需待军事较量结果。” 欧盟若被排除在外,2000亿美元军援全成沉没成本——布达诺夫披露,俄计划投入1.1万亿美元扩军,欧盟的8000亿欧元根本不够看。 届时,欧洲或分裂为“亲美抗俄”与“联俄自立”两派,内战未起,内乱先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