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静态展示背后:中国六代机必有大惊喜!
如今在地面静态展示,意味着发动机收敛片缩张幅度、主翼与垂尾厚度、动作筒尺寸、舵面偏转角度都会被精确测量出来。专业团队甚至能够依据这些数据,推算出更精确的飞行参数。
这种自信源于中国航空工业的飞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够研发并装备第五代战斗机的国家,对本国五代机的制造工艺有绝对自信,也不太担心五代机数据被他国窃取2。
02 背后原因:六代机研发进入快车道
歼-20静态展示的背后,是中国六代机研发进入了快车道。随着更先进机型的研发,歼-20的保密等级自然随之下调。
从中国战机发展历程看,1998年首飞的歼-10到2004年正式装备部队,整个过程用时6年。2011年首飞的歼-20到2017年正式服役,同样耗时6年。
按照这个节奏,2024年底首飞的六代机,赶在2029年服役完全有可能,届时将出现在2029年的大阅兵上震撼全球。
03 体系作战:单机性能不再是决定性因素
中国军方对歼-20的态度转变,还源于作战理念的进化——现代战争已经从单平台对抗转变为体系化对抗。
印巴空战就是最好例证。印度在战斗机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优势,阵风战斗机的纸面数据不输歼-10C,流星空空导弹射程也不比霹雳-15短多少。但战况却是一边倒,因为巴基斯坦依靠的是整套中式武器装备组成的作战体系。